引用:
作者vircgd
很多信徒看聖經都不用心,為辯而辯連經句都忽略了,
拿現在的人跟亞當夏娃類比更是笑話一則,為何這麼說?
因為亞當夏娃的犯錯有三個特點(請參考創世記 第二~三章):
1.亞當夏娃犯錯時,是處於還未吃分別善惡果的心智單純狀態,
彷彿幼兒一樣無心機(創2:25)
2.引誘亞當夏娃的,是耶和華所造過最狡猾的活物(創3:1)
3.上帝莫名其妙的特別造出了一棵樹,那棵樹的果實很特別,
外觀很討喜會誘惑人,而且很好吃,吃了之後還會變聰明,
但是卻不准吃。(創3:6)
所以聖經中所謂的原罪那一段,情況可以比喻成這樣:
一個幼兒的父親讓世界上最奸詐的人能夠自由出入自己的家,
並且特地買了一根不能吃的棒棒糖放在幼兒隨手可得的地方,
結果世界最奸詐的人哄騙幼兒,讓幼兒去吃七彩絢爛光彩奪目,
並且超好吃但不准吃的聰明棒棒糖,然後幼兒的父親怪罪幼兒,
並且降罪給幼兒的所有後代...
|
那個最奸詐的人原本就是家中一份子,因為一些事被趕出家門
但仍然讓他拿著家中門匙,說到底都是自己生的,不想趕絕他,可惜...
不是一棵樹而是兩棵樹,生命樹和知善惡樹
生命樹能得永生,知善惡樹能知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