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ttle.john
我要解釋這釀酒的一些非科學關鍵,當時姊夫姊姊去江蘇本來抄了很多筆記,
當離開江蘇之前,姊姊突然想到忘了人家用什麼容器?
|
江南人嗜好喝黃酒(紹興酒系,我爸是從常州到台灣的,一堆親戚還在常州,但是我爸滴酒不沾),日本人也愛喝,北方人跟韓國人則嗜好喝白酒。江蘇在鎮江以西算江北(南京算江北人,他們說話跟國語比較像),鎮江以東則是江南人,一直到浙江說的方言是烏語系,所以江南各地方言類似(老蔣講的也是其中之一),常州人就聽得懂蘇州話跟上海話。吃東西也是如此,嗜吃甜食,無錫人連炒青菜都加糖,江南人菜喜歡費工、軟爛。連做個蔥油餅都複雜的一蹋糊塗(餅跟蔥油餅一樣薄,但是內包剁碎的小青菜(小的青江菜)再加上剁碎的河蝦仁(蝦仁自己剝),外灑黑芝麻,只有貴客(我爸)來跟過年才做,很多手工菜家裡才會做,餐廳可不做,不划算(上海餐廳連蔥烤鯽魚都不做)。
話說黃酒就是紹興,他們釀梅酒的罈子應該是一樣的(我在電視看到介紹大陸的紹興酒時看起來跟台灣的一樣),也許你問問埔里酒廠的罈子是哪裡做的,搞不好在台灣就可以買到新的。台灣其實能人很多,當年共產黨把老蔣打來台灣,也來了很多能人異士。所以台灣會一些怪機絲的人很多(現在其實也是),只看你找不找的到(其實這些能人都很低調)。我岳母在林口酒廠買了好幾個用過的罈子放在家裡當裝飾品。找找台酒內看有沒有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