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 認真一點回...
根據國立自然博物館的資料
http://aeea.nmns.edu.tw/time/dt_01.htm
…12 時辰的定義…
什麼叫作「一天」( 或稱為「一晝夜」) 呢 ? 我們若依據自然的規律現象來定出淺顯易懂的共同溝通語言,最容易被接受和流傳。因此在時間方面,先民們已是依據「正中午」 (圭表儀上太陽影子北指時) 到下一個「正中午」定義為 12 時辰。我國西周就已實施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 「12 地支」來標示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時辰的實質為時段而非時刻,比如「子時」相當於現今的 23:00 到凌晨的 1:00 之間的兩個小時,凌晨的 1 點到 3 點定為「丑時」,依此依序類推,故「午時」就是指正中午的前後一個小時之間。 【▲ Go Top】
ff
加裝 24 小時羅馬數字裝置的機械時鐘…計時的標記▁小時…
我國從宋代 (約一千年前) 以後,每個時辰又細分為「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