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及詢問nVIDIA行銷人員的問題,即為公板線路/公板LOGO是否等同於公板或有其關聯。
顯示設備討論區最近提及OLED仍有壽命問題,但那不是敝人考量。敝人所考量者僅為難得機運之珍惜。
在下約前年於石牌一回收場驚見一傳說中EIZO牌之T966bk,其顯眼的三原色商標使我得以自遠處認出。
以200圓購入,測試當時勉強可用,已使用約7500小時,有知名綠斜線問題。暖機一段時間後即減輕。 數月後方騰出空間安裝,摸索其調整功能方知其優越之處,藉Uniformity解決邊角色調不均問題,方知狀況比預想更好。
前年末於某電腦雜誌校園益智比賽活動抽中華碩閹割板GTS450,輸出品質明顯優於主機板端子,使門外漢之在下開始探索能發揮其實力之輸出端。
一段時日之後,減輕之綠斜線仍舊可見且愈發礙眼,敝人開始懷疑起是否值得照料這台。
於網上搜索相關資訊即說明書,得知其color restoration功能需暖機一小時以上,於是比照辦理後啟動該功能,結果出乎意料之好。對照先前剛入手之狀況,可知其前任主人完全不知此機潛能而予以棄置。
更幸運的是,這台螢幕似乎避過了村田症候群。
現在開機時黑色仍偏淡,但暖機短時間即恢復深黑。
sRGB及部份色彩模式仍有黑色偏淡及些微掃描斜線,movie模式亮白區塊聚焦會出問題,部份對比狀況下文字或細線會模糊,用久邊角畫面會抖動(這部份與線材或外在干擾問題重疊)。網路所查有老化不可修之謂,亦有次要配件老化可更替之云,當送師傅檢修予以確定。然現以Graphic模式運作,色彩相當令人滿意。有時會驚喜發現一些色彩細節,雖在一般消費螢幕亦可見到,但多不明顯而難以查覺。
時日一久,每於賣場見一般消費性LCD/LED螢幕之色彩,心中總不禁痛罵:「這啥鬼??」
忘記於何處讀到此螢幕之保固為3年或20000小時,視何者先至(3年內超過20000小時需一週7日每日開機超過16小時以上),使本人納悶(也希望)此機是否可整新至撐滿20000小時。(現用至9875小時)
若無當日回收場之機運,本人斷不會自LCD回到CRT,現今會在跌跌撞撞尋找買得起又能調整後勉強用於美工之液晶螢幕。現在少部分高階液晶或許足以替代這台,但其價位足使我家傾家蕩產。
繼任者實在難尋,正所謂:「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看了這篇文章,更丟不下手了:
http://sune-87.blog.so-net.ne.jp/2012-09-21-2
竟然還打贏SONY最強最後的QUALIA電視??
多年來CRT與LCD優劣的爭辯並無太大意義,後浪終將有推過前浪的一天。
而等到這台螢幕終於謝幕之時,LCD或OLED能
完全代替CRT的時代也差不多
真的該到了。
而Color Restoration這類功能即使在高階螢幕中似乎也不常見,更遑論網路商店的整新機(i-TECH之類)。就算得到神話層級的Silicon Graphic或SONY FW900,屆時它們大概也不復接替EIZO T966之能力。
到時本人迴光返照的CRT使用時代將完全結束。但在那天來臨之前,想讓這台T966以它最好的表現,走完最後這段航程。
--------------------------
抱歉這篇離題到應該歸類於顯示設備討論區,但這主題由端子輸出品質開始,相關的可能變數橫跨顯示設備、系統組件及顯示卡討論區,所以還是接在這邊就好,望管理員勿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