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當然我意指的分類, 可能是簡單的 可能是複雜的
我覺得為什麼要分類工程師思維這種東西呢?
與其說是"工程師思維", 不如想想更廣義的說法
因為現在不管是apple、android、MS,不也是工程師思維出來的設計
以實例來說 windows很多那種把一大堆工能, 無論使用頻率的都放上工作列
自以為很方便的設計, 例如office 2003
這應該是典型的你們提的工程師思維
那這樣子說起來
如果換成是"不夠直覺、沒有重點、多餘功能、沒有人性化設計"的說法比較直譯一點
這樣子說起來又不太對,因為以上4個要素都是因人而異的
消費族群可能是中小年齡、PC族群、輕使用者、老年世代...etc
光是"人性化"這一詞對於這些族群就有不同的定義
所以再換譯成" 對於指定的某一消費族群帶最合適的設計"吧
例如iphone想打一般不懂PC的feature phone使用者
所以設計出很多簡約的,不用說明書就能懂的
又例如android想打一般年輕願意學習簡單的使用方式,
取得更多選擇的,但又不過於繁雜的
可能又例如microsoft,想打有特定需求又同時改良之前的設計,
例如office 2007加入的ribbon , 2010的改良ribbon和2013的大按鈕簡約設計
這樣是不是去比單純劃份"你是不是工程師思維"來的好?
地球上有幾十億的腦袋, 本來用5個字來二分化人的思維就是很奇怪的事不是嗎
我覺得再細一點,只有合不合適而已
簡單的例子,現在iOS的內建拍照,和android的拍照
iOS和android都是很簡約直覺的, 畫面上只有縮放, 拍照, 前後鏡頭和檢視相本
光就這個這些要素, 我們可以暫定 他們都不是工程師思維,你可以說誰抄誰, 但是結論上都夠簡單
然後行動裝置大多沒有光學防手震,
所以拍個照想看一下有沒有手震, 也是很簡單而且大量需求的事
光是這一個需求, 就有2種作法
iOS : 拍照後仍維持拍照的畫面, 想檢視相片請觸碰相本圖示
android : 基本上和iOS是一樣的, 但是"可以設定成每拍一張自動開啟相本讓你選擇要不要儲存"
這兩種哪一個是工程師思維? 我覺得都不是, 但是需求不一樣而已
以拍照來說, 古老的相機都有手動AF模式、自動模式之類的東西
iOS全都拿掉只剩自動模式, 或是像motorola幾乎都不能設定
android像是htc或SONY還可以設定一些東西,例如白平衡、光圈、快門、ISO
但是這些東西都藏起來, 想用的時候自己拉出來用
這些哪一個是工程師思維? 我也覺得是需求不同而已
所以我自己是不覺得工程師思維是一個很準確的用詞
尤其是工程師這3個字, 本身就有一個刻板印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