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omad
真正的人才跟基礎工資無關
基礎工資會影響到的人也不是人才
搞錯了這一點,留了一大堆不是人才的人
卻讓真正的人才跑光光
|
基礎薪資主要是為了影響物價
更正確地說,是為了讓物價去影響薪資,這是一種經濟學的概念
韓國人的起薪,同等級的人才,起薪為什麼比台灣高?
因為韓國企業比較有良心嗎?
當然不是,因為韓國的物價比台灣高,幾乎是3倍之多
相對地,高階人才,台灣領20萬,韓國能領60萬,也是差了3倍
然後,韓國人直接開價60萬,給在台灣領20萬的人才,你猜他會不會過去? 我猜多數都會
雖然台灣人1個月多領了40萬,但對韓國而言,韓國根本不必多花太多錢就挖走台灣的人材了
另一方面,拿大陸來說好了
大陸也只需要給台灣人60萬,你說台灣人願不願去? 我猜多數都會
但大陸給韓國人60萬的話,你說韓國人會不會去呢? 沒開價到150萬以上,我看很難喔
這就是高物價高所得的國家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
可以輕易去挖人才,也可防人才輕易被挖
因為這世界有了飛機,所以人才是全世界到處跑的
你的薪資沒有與外國薪資接軌,那怎麼防止人才流失?
外國人會跟你客氣嗎?
外國品牌,蘋果三星,會因為台灣物價低,售價就減半嗎?
國產品牌又如何呢? 看看ASUS,有因為台灣物價是外國的一半,就把台灣筆電的售價減半嗎?
全世界都一樣,台灣憑什麼例外?
當然
物價上漲也好,薪資上漲也好,都必須慢慢來,韓國也是花了十幾年來提升的
物價上漲太快,人民會死
薪資上漲太快,公司會倒閉
所以大概一年調整10~20%,就差不多了
你可會想說,若物價漲了,可是公司不調整薪資呢?
台灣員工一定暴動,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
這不是日子苦不苦的問題了,而是活不活的下去的問題了
台灣員工將不再是一盤散沙,會堅固地結合在一起,為生存而奮鬥
物價高,那就讓他高啊,不抬薪資,只打壓物價,只會害死台灣
別再聽信政黨與霉體亂放話,認為物價上漲就全是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