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套自大機殼(CM HAF-X)退下的組合,搬到CM 690 II Advanced USB 3.0
版,原本用的順順的,最近天熱,不開冷氣室溫也可以飆到攝氏30度以上,上網過
程不時聽到ADDA 2500轉PWM全速運轉的噪音(有夠吵)。某天原本不關機的2號
機突然重開機,主機板BIOS顯示CPU溫度過高,難不成原本一代空冷制熱器也壓不
住了。看來只能找水冷來壓熱,本想把原本主力機的H100水冷套件先拿來試,不
過CM 690 II裝在上蓋會卡到主機板的散熱裝置,只能找下一級的水冷套件。
網路看了國外說Antec Kuhler h2o 920與Corsair Hydro H80是同級商品,原本
是先買920,但用不慣又去買了H80,剛好可以作個簡單不專業的PK比較。
Antec Kuhler h2o 920 開箱囉
外盒正面,強調它是靜音
外盒背面也針對920的特色作個簡述
外盒側標則是規格敘述
內盒抽出可以看到散熱器等配件穩穩的擺好
全部拿出來排排站
h2o 920附的風扇
h2o 920散熱排細看,管子蠻軟的
Corsair Hydro H80忘了拍照就直接裝上去,想看H80的開箱可以參考原廠網站圖片或國外
其它人的開箱圖。
測試環境簡介:
M/B: ASUS Rampage III Extreme
CPU: i7-920 D0 oc 4.2G
Ram: Kingston DDR3-2250 CL9 2G*6
OS: Windows 7 Ultimate x64
空冷散熱器: 利民Thermalright Venomous X+ADDA 12cm 2500轉PWM版
水冷散熱器: Antec 920及Corsair H80
測試軟體: Hyper PI
測試環境室溫: 攝氏30度
機殼熱對流方式: CM 690 II 上方裝兩顆14cm風扇往上吹,將CPU廢熱帶出
Antec 920散熱對流:風扇1直吹水冷排,風扇2抽出水冷排熱度從機殼後面吹出
(如說明書裝法)
Corsair H80散熱對流:風扇1從機殼後方吸風吹水冷排,風扇2再把水冷排的廢熱
吸出吹在機殼內讓上方風扇帶走(也依說明書預設)
先看VX+ADDA空冷下待機溫度,4核溫度高低介於56~69度,難怪主機板設高
過60度時真的風扇會全速運作的吵。
Hyper PI 32M測試過程中,其中一核的溫度達100度的沸點,另外3核的高溫也
有95~97度,看來下次要煎蛋煎魚不用開瓦斯了。
跑LinX也出現單核達100度,不過更慘的是跑不完就因CPU溫度過高而重開機
先上Antec 920,有三種模式可設定,分別為Custom、Silent及Extreme,
需進入系統透過USB傳輸線控制,無法直接硬體調整。
Custom模式中的系統待機溫度,4核溫度高低介於50~66度
Custom模式中跑完HyperPI 32M 四核的溫度最高溫降到83~88度
Silent模式中跑完HyperPI 32M 四核的溫度最高溫降到82~87度
Extreme模式中跑完HyperPI 32M 四核的溫度最高溫降到81~85度
Corsair H80跟H100一樣,散熱器本體有三段風速按鈕,不過H80只要設定超
過2段以上的轉速,聲音就比H100大很多。
1段(最小風量)風速系統待機溫度,4核溫度高低介於49~50度
1段(最小風量)模式中跑完HyperPI 32M 四核的溫度最高溫降到90~95度
2段(Medium風量)風速系統待機溫度,4核溫度高低介於51~52度
2段(Medium風量)模式中跑完HyperPI 32M 四核的溫度最高溫降到88~93度
3段(Large風量)風速系統待機溫度,4核溫度高低介於51~52度
3段(Large風量)模式中跑完HyperPI 32M 四核的溫度最高溫降到87~91度
由於兩家水冷散熱套件都有三組風扇運轉模式,以一簡表作比較在極限環境的溫差
Antec 920 Corsair H80
---------------------------------------------------------------
最小風量 82~87度 90~95度
中間風量 83~88度 88~93度
最大風量 81~85度 87~91度
不過在待機模式中,H80又多勝過h2o 920。
上述測試結果似乎和國外網站H80大勝920的結果大為不同,改天有機會再把H80
的熱對流方式改成跟h2o 920同樣對流,再看有無改善,本篇測試以原廠建議的最
佳對流方式來作PK。
既然是PK,總該有個高低分判,就分幾個項目來比較
1.扣具安裝便利性:H80優於920,雖然有些人不喜歡H80的金屬扣具,不過
H100也採同型扣具,用了那麼久也沒問題,就當它不存在。
2.散熱效果:本篇測試在全速運作超頻的環境,基本上廢熱壓制能力920完封H80。
3.水管軟硬安裝便利性: 920是軟管設計,在較窄的封閉機殼安裝會比H80更容易擺放。
4.風扇轉速調整: H80只要開機殼側板按一按就可,920需透過軟體安裝透過其附的
USB線來控制,對於使用R3E內建USB接頭只有一組的我來說,很不方便,所以這邊
私人較喜歡H80的設計。
5.風扇運作的噪音: 920/H80的靜音模式風扇聲音都還可接受,中高轉速時H80的高
頻音會大於920,這點H80應該要打屁股,因為H100中風量時的風切聲不會太大聲,
H100最大風量的運轉聲才如同H80的中風量聲音。
6.主機板BIOS溫控及風扇轉速控制: 920無直接控制,因此記得要把主機板BIOS CPU
風扇控制關掉。
7.若看倌的機殼內部空間夠大的話,建議直接攻頂用H100,這是在噪音跟散熱兩難中
較佳的平衡。
上述測試基於個人環境作比較,如有不妥或苛責處,敬請各廠商見諒,也是希望能推出
更好更方便的套件讓廠商及消費者互蒙其利,本文不作筆戰用,在此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