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問的出這麼多,想必也不是笨蛋
> 關於Gamma
這問題出在人眼對色階的認知不均勻
如果灰階0~255是等分的,人眼看起來就是會很不均勻(像是亮的特別多)
那調整到1.8~2.2就比較均勻了,會很平順,平均的由暗到亮
至於哪個正確,我不知道,看各人喜好比較多
> 亮度
字面上雖然是亮,但實際校色中是指0~255每階都區分出來
個人覺得叫灰階比較好
> 對比
這個很簡單,最亮跟最暗的比值
舉例最暗是0.1、最亮是300,對比就是3000:1
要拉高對比簡單的方法是把螢幕的發光拉高
提升背光、像素開口率、發光效率等
但是太亮會傷眼、功耗大、發熱大,所以一般300~500就差不多了
再來是降低暗部的亮度,這個一般來說CRT>PDP>LCD
不要太差的對比都有數千以上
比較例外的是OLED,全黑亮度就是0,對比隨便都超級高
> 印出來跟印表機顏色不同,這樣就是失真嗎?
所謂校色當然是全部要校,從相機->PC->螢幕->印刷
全部都透過管理讓差異最小,就是校色的用途
這不是說哪個值才是正確,而是不同的設備色彩原理不同
螢幕是加色、印刷是減色,先天就會不同,那總不能不管
所以做這行的要把這個管理一下,一般人的話不要差太多就行了
> 廣色域螢幕到底是要幹麻?
如果連標準NTSC 72%色域都達不到的螢幕(像很多筆電就是)
那想要完整顯示NTSC色彩都辦不到,看起來像退色這很糟糕
螢幕色域越高就越有能力顯示該有的色彩,例如100%當然可以表現72%
色域100%的螢幕顯示色域72%看起來就是72%,不會特別鮮豔
但可惜廠商愛搞噱頭,搞得色域100%的螢幕色彩很異常鮮豔
其實廣色域螢幕應該是用來顯示廣色域素材
不過這東西不普及
> 又10bit的意義在哪?來源不是只有8bit?
> 那多出來的位數究竟作用在哪呢?
作用有2
1.的確有10bit訊源輸出的顯示卡,接上10bit螢幕讚!!
2.10bit螢幕顯示8bit訊源更有餘裕,不會亂跳色階
如果有bit訊源補插技術則能提升8bit訊源畫質
(EIZO好像有8bit訊源透過晶片轉16bit再降成10bit給10bit螢幕)
(就跟解析度倍頻、每秒張數倍頻一樣,色階也能倍頻一下)
> TN的16.7是真16.7嗎?
好的有到8bit、爛的只有6bit
6bit可以透過閃爍補插到8bit,假裝一下
就好像古代256色的色階很嚴重
有另一種補插法可以變成網點漸層,看起沒那麼討厭
上面的8bit訊源也有一種補插法一樣是網點,可以讓8bit螢幕看起來色階不明顯
> PS3的16-235是啥?
> 為什麼不是0~255= =
有些顯示器是顯示16-235(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時候如果餵0~255訊源
那灰階16以下就是一片黑、235以上就是一片白
所以TV廠商保守的做法就是預設把0~255轉成16-235輸出
那不管是16-235螢幕還是0~255螢幕都能顯示出16-235訊源,頂多看起來霧霧
而且0~255螢幕也可以輕易調整成16-235顯示正常
不過最好還是正確了解自己的螢幕種類搭配適合訊源,或調整正確即可
舉例,我的SONY電視預設0~255,我接PS3 0~255再調整正確即可
或者接PS3 16-235,把電視調整正確即可,二者畫面幾乎看不出差異
(所謂正確灰階就是:白是白、黑是黑,中間要均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