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dy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2
Category 5 (CAT.5)
原本的CAT-5規格是清晰的定義了在 ANSI/TIA/EIA-568-A,並說明了在 TSB-95。這些文件也詳細指明了CAT-5線的獨特性能,並在測試結合中得知及發表了通信訊號的傳輸頻率需要高於100MHz以上。

標準的CAT-5線的最外層的絕緣保護層內,一共應該擁有四組雙絞線。這四組雙絞線也能維持高信噪比,儘管受到外部而來的干擾、或是另一組雙絞線的串音干擾(crosstalk)。而每組雙絞線是由兩條單芯線組成。

一般,CAT-5線常用於100 Mbps的網絡,如100BASE-TX(快速乙太網)。即使IEEE 802.3ab已下定了標準規格的1000BASE-T(千兆以太網),性能遠高於於CAT-5線能使用100 Mbps 快速乙太網,但CAT-5線依然被廣泛使用。典型的CAT-5線在一吋內,每組雙絞線會分別有三絞。此外,雙絞線的美規線徑(American wire gauge)為24 AWG。這些規格可能也未能乎合 1000BASE-T 千兆乙太網。


Category 5e (CAT.5e)
CAT-5e是Cat 5的增強版本,並增加了防止遠端串音(far end crosstalk)的功能。而CAT-5e亦於2001年正式發佈,並依照了TIA/EIA-568-B的標準。但規格上,與CAT-5線相差不大。儘使千兆乙太網是為CAT-5線而設計的,但Cat 5e線與及其插頭更能充份使用及配合1000BASE-T 千兆乙太網。

儘管CAT-5e線的標準規格與功能也比CAT-5線更為完美,但它的傳輸線長度卻不能有所增加:傳輸線理論長度最長依然為100米(328呎);實際在水平面上的最長長度為90米。這些CAT-5e線的性能測試是基於TIA/EIA-568-B.2-2001。


連接插頭與其他資訊
無論CAT-5線或CAT-5e線也只是一條基本的資料傳輸線,並沒有裝上可以固定它們的插頭,使它們能輕易連接、方便使用,因此必需有一個獨立的插頭。而這個插頭設計上比一般插頭更柔韌,並能折彎,以防止斷裂。同時,要能與插座有良好的接觸,也要在密集的線與線之間有良好的絕緣。而製作成本也不能太高,希望能使CAT-5線能更廣泛地被使用。此外,也為了方便使用,設計上也能鑽進牆裡,並可透出插座,像使用電源線般,只要插上插頭便能使用。

最後,CAT-5線基於TIA/EIA-568-A的標準規格,最常使用的就是8P8C的模件插頭(Modular connector)。

一般,兩端都相同會以T568A的方式、或T568B的方式配合。事實上,兩個方法也是一樣,能平行連接(第一端的第一個針頭和另一端的第一個針頭連接,第一端的第二個針頭和另一端的第二個針頭連接;如此類推……),便能進行連接。但一般電腦與電腦連接,則需要以「交叉線」(又稱為跳線,crossover cables)連接。


Category 6 cable (CAT.6)

6類雙絞線(英文:Category 6 cable),一般稱為CAT-6線,是作為千兆以太網及其它的通訊協議,並且能與CAT-5系列線材及CAT-3向下相容。CAT-6的規格上,更加強了串音干擾及系統雜訊的解決方法。而在規格上,它通信訊號的傳輸頻率可高達250 MHz,並能提供10BASE-T、100BASE-TX及1000BASE-T的各種乙太網類型。甚至在短距離內,可提供萬兆以太網。

與部份TIA標準的線材同是以四對雙絞線組成,而根據ANSI/TIA-568-B.2-1內的標準,CAT-6線的線徑可由22AWG至24AWG,比CAT-5線的規格更有彈性。

Category 6e (CAT.6e)

為增強雙絞線的傳輸能力,TIA於2008年2月發表的ANSI/TIA/EIA-568-B.2-10中,列明CAT-6a(或稱Augmented Category 6,而Augmented是指增強)的傳輸頻率可高達500 MHz,是CAT-6線的兩倍。並且在100米內,提供10GBASE-T的萬兆以太網。
 
舊 2012-06-23, 08:12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d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