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鳥人比特
幸虧我夠酸!
認識幾個
一個跑去新加坡死雞排硬碟,買政府蓋的公共房屋,
一個很年輕畢業沒多久跑去瑞士信貸當xx分析師
上面是屬於比較年輕的
下面這幾位是屬於比較資深的,薪資外不是提供司機汽車接送上下班,就是連面試都提供機票住宿往返面談,當然租屋福利是基本都有的,薪資在台灣就不算低的
一個剛從港回台安穩度日
一個剛跑去對面薪資加倍
一個拒絕新加坡加倍薪資的招聘
他們的說法是,如果你要去港或新,如果你在台灣年薪未超過50萬,機會成本比較低,
不用考慮對方提供的福利好壞,去就是了
如果你在台灣年薪百萬等級的,請把薪水*2 + 食宿交通補助談好就可以,
如果是在台灣,屬於前面高階的,薪水只要相同,食宿交通談好外還要包子女教育費,更重要是分紅要怎樣談,
在國際公司上班,不要想說工作十年八年可以怎樣,那是競爭的行業,兩年能熬過才算穩定,熬不...
|
中肯! 大致上,生態圈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基本上,外商企業要有打游擊戰的心理準備!
我一個朋友已經有因為各種理由而換了不知道幾家美商公司了
薪水很敢給,但是事業有時說收就收,有的短到有點像是股票交易的當沖行為
所以要是不敢要一筆大的安家費,很有可能面臨到時候找工作空窗期吃老本的情況
有些人以為有外商的收入,妥當了!!! 高槓桿的貸款買房子,如果工作有個閃失
很容易就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