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amin
可是我對你說的這些內容有很嚴重的既視感
但是我找不到資訊接受來源 
|
我也是寫出別人的研究結果而已,而且這些都不算是最新研究,如果有注意相關資訊,應該都曾經讀過。
要說較新的資訊的話,最近一期科學人有一篇和大腦有關。
講到 DNA 有所謂的反轉錄轉位子,又叫跳躍基因,這個跳躍基因顛覆了一般人對基因的既有印象,它轉錄出來的 RNA, 在細胞核外合成蛋白質,然後 RNA 和蛋白質結合成複合體,再回到細胞核,反轉錄回 DNA, 並隨機插回本體的 DNA 中。
對生物有基礎的人,看到這個應該又會產生強烈的既視感,沒錯,這個反轉錄並插入 DNA 的步驟和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方式幾乎如出一轍。
科學家也認為這應該是古早時候病毒入侵細胞後,被細胞同化後的結果。
而跳躍基因在隨機插入 DNA 後,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可能會啟動或關閉附近蛋白質的合成),這個結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但天擇的結果,使傾向好的影響機率遠大於壞的。
而人體中以大腦的海馬及生殖細胞中,跳躍基因最活躍。
這也表示你大腦中的新生細胞,DNA 會一直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同卵雙胞胎理論上 DNA 一模一樣,但性格卻常常大相徑庭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被認為是外遺傳,先略過不提。)
而學習新事物和處於新環境,則有肋於跳躍基因的活化,這會使得你更適於應付新的挑戰。
總而言之,「演化」並不是要一代傳一代才有,在你的大腦中,一直都在演化!
PS. DNA 中能夠合成出蛋白質的基因,佔不到總體的 2%, 而以前被認為無用的「垃圾基因」,則有一半是反轉錄轉位子。而剩下的有一部份是所謂的加強子,加強子和轉錄因子可以用來控制蛋白質的使用方式,而建造身體的不同結構。(也是大多數的物種外觀差異很大,但基因卻差異不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