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xxl
翻譯又不會天上掉下來,要有人去做。
誰去做,去做的人能得到什麼報酬?
需要翻譯的人如果會因為翻譯而得利,又該付出什麼?
應該從經濟/行為的觀點去考慮,而不是好像天生就該有人翻譯好似的。
我想,如果有足夠的需求,出版商應該不至於不去找人翻譯。
台灣書市各種翻譯書其實是主力。
所以問題在於可能有需求的人要集合起來向出版社反應需求。
或是利用新一代的網路技術,用群眾外包的方式翻譯。
再不然簡體閱讀稍微熟悉一下也不難。
|
翻譯這種東西不可能賺錢的,出版社不是做慈善,
出本小說都要考慮有沒有人買單,更何況這種冷門的技術類書籍。
這種東西不靠國家來提供誰會做?
只要把教育經費每年撥一點點,翻譯這些技術類書籍,
對技職體系會有很大的幫助,不用讓不適合念書的人念英文。
這樣有效果多了,對基礎產業都會有幫助。
但我前面也說了,依照鬼島的升學風氣,寧可拿來多蓋大學也不會來翻譯這種東西。
討論爽就好,鬼島沉船我自安之,每個人顧好自己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