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曼坦克在短砲身75mm/L48四號戰車就可以打穿
更別說長砲的88mm/L56~71動物軍團了,基本上西線的德國坦克都是被飛機解決居多
裝彈機的固障率是很高的,裝彈機壞了坦克等於靶子,在戰場上換一個裝填手比修坦克快
法國的自動裝彈機是先組好在用裝甲包起來(固障率較低),日本的是砲塔弄好後在把裝彈機塞入砲塔,
90式戰車彈藥系統彈藥採用日本自製自動裝彈機,惟此裝彈機在90式服役一直以來富有爭議故障率偏高

;戰場耐用性有疑問,且在18發砲彈打完後人員必須冒險到車外進行30分鐘以上的裝彈作業

,此時戰車必須停在定點,暫時失去所有作戰能力,等於無法行進間裝彈此點還遜於諸多傳統戰車

。
目前90式戰車總數為341輛,10式戰車的生產量估計不會超過260輛
日本陸上自衛隊1998年在富士山腳下舉行的綜合火力演示,參加的4輛90式有3輛的自動裝彈機發生故障,嚴重影響了戰鬥力。
再來就是自動裝填故障時需要較長的時間排除~
還有就是現役自動裝填的速度(T90 6.5s)目前還比不上老練的裝填手(5s)!
再來老美目前也是有在研發自動裝填的,不過這個系統並沒有裁掉裝填手
第一就是戰鬥減員狀況
戰車內的每位成員除了專於自己工作崗位的職責和知識外
其實也會學習其他位置的部分知識
其中一個每位成員都會的就是「開戰車」
另外一些如開砲的基本技術和車輛維修等也得學習
現時一般戰車是由「車長」「砲手」「填裝手」和「駕駛」四人組成
當因意外或戰鬥減員時,剩下三人多少也能進行戰鬥撐過去
但如果取消裝填手的話,三個人一旦減員一人,就只剩下兩個人操作了
基本上除了逃跑外甚麼都做不成……
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野外值班的問題
當進行長期戰鬥時,是需要把戰車停駐野外過夜的
四人戰車的值班很簡單,兩人一組輪流替換就好了
但沒了填裝手後,三個人要如何輪班就是一個大問題
二人一班的話,怎樣也分不好
(總不能用AC兩小時、BC兩小時、AB兩小時這種方法吧?A君絕對會開罵XD)
一人一班的話,警戒人員過少就會有警戒性不足和死角的問題
一些士兵數較少,又或是士兵體能有先天限制的國家
如瑞典、日本等就可能會用自動裝填裝置
但像美國、中國這種士兵數目較多的國家來講
還是會傾向傳統的四人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