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uper01
在日軍的預想裡 萬一在攻擊距離外 被人家先偵察到
還可以跑出攻擊範圍以外 再靠長程優勢反擊 可以做到自身無損
速度慢 跑不掉的話 就變成靶子了
在通信指管系統落後的日本海軍 作戰計劃只要決定出港了
就很難再做即時的協調調動 所以各艦分散索敵 這應該是做不到的事
唯一的即時通信 無線電 則有洩漏情報及作標的危險
所以艦隊本身多採用 無線電靜默 只有接戰時 被動接收偵查機的回報
如此情況 艦隊通常是集團行動 很少落單的
結論就是日軍當初的計劃 根本就不知道美軍雷達已經進化了
所以當年日軍做出的錯誤決策 是可以理解的
|
雷達 真的是聯合艦隊的致命傷...
正式裝備時,都已經是戰爭末期了...
------------------------------------
中途島海戰...美軍破譯/日軍自大 是原因之一
不過若 南雲中將不犯那些一連串錯誤 即使美軍嚴陣以待
鹿死誰手都還很難說
只能說天要亡日軍..
中途島前都太順利了,導致驕縱,對於一些細節視若無睹
這樣不敗才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