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pccj64
New Member
 
wpccj6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7
引用:
作者trel
以外人的眼光去看
那個家庭就是一個單位
都更區域內的每一個單位都承受3∼4年的不方便
而換得新的房子(有形價值)、新的社區(無形價值)
也許這3∼4年內老伯伯死了
在他看來,他只有承受3∼4年的不方便,卻沒有享受到都更後的好處
但是,外人的眼光是一個單位去看,老伯伯的孩子(繼承人),還是享受到了
所以他們家那一個單位並沒有吃虧,跟大家都一樣

如果要滿足到每個人的「心理需求」
「進步」、「更新」恐怕遙遙無期
也許等個十幾年,7X歲的老伯伯死了
他們家終於同意都更了
但突然,又迸出某一家說,他家小妹妹得了絕症,人生剩下十年
小妹妹希望死前能夠保有老家記憶
所以拒絕都更....請問,都更何時來?

當然我要重申:
我現在不討論「多數決」這件事公義與否
我只想討論,拒絕都更戶反抗的潛意識問題
所以請不要放大絕說:就是不爽都更!就是不該多數決!

1. 不論是王家或是這個案子都是擁有獨立產權的透天,甚至都在都更基地的邊緣,都更案有沒有他們的參與都可以正常實施,怎麼會有「更新遙遙無期」的問題?

2. 10個人有12種不同想法,在沒有背景資訊的狀況下,你想討論個案的心理層面根本就不可能。就像你所說的「繼承人」,你怎麼知道他有小孩,搞不好他沒有。就算他有小孩,搞不好他的小孩非常不肖,所以他不想損自己之利而留給小孩。

在對於當事人沒有任何了解的狀況下,你能做的根本就不是討論,頂多像我一樣「瞎猜」罷了,沒有任何意義

3. 拆毀、重建是進步的唯一方式?你是不是全能住宅改造王看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萬無一失的防呆機制,因為呆子們總是創意無限
舊 2012-04-01, 04:24 AM #10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pccj6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