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引用:
作者CoachEric
1.這東西跑的比地面載具快

而且在水面上前進時更不易受到地形影響

就機動力而言地面部隊只有採取以逸待勞固守陣地的防禦方式可行

在地面要架構交叉火網也不是說說就辦的到

至少在淡水河口幾個反斜面火點目前都看不到一些加強掩體或是進駐陣地道路的鋪設

國軍的戰場經營只能說能做的都不做

虛應故事交差了事

光會花大錢交保護費......

很多國軍二戰時期的火砲只是把抗戰時拖運的騾子換成軍卡而已

不見得在火砲放列定位追瞄等方面先進到哪!

2.地面部隊攻擊陸地目標除了地球曲率因素之外

還要考慮地面建築物情形

實際狀況你會發現

你要在短短1到2公里的反應距離裡面完成發現追瞄及射擊這類高速目標動作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

3.要打這種目標目前陸軍最就手的武器是35快砲

成本低廉一本萬利

但是要周邊配合


這就要定義多管火箭的功用了
多管火箭早期並不是拿來精確定位打擊的
而時拿來萬彈齊發這種戰場覆蓋射擊甚至是所謂的犁田的
而這田都是已平方公里為單位的
甚至可以運用工蜂火箭系統達到48連發
或是雙系統搭配進行遠近覆蓋
這本來就是反舟波的方法呀
更別說可以搭配攻擊直升機進行反坦克飛彈的導引
甚至AH-1W也可以發射AGM-65來進行攻擊
這個也是超音速的攔截與反應時間也是很短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zUAg9Uv9hw

其實我們要正視問題 不過也不需要歪曲問題把問題誇大
舊 2012-02-08, 03:23 PM #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