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oachEric
1.這東西跑的比地面載具快
而且在水面上前進時更不易受到地形影響
就機動力而言地面部隊只有採取以逸待勞固守陣地的防禦方式可行
在地面要架構交叉火網也不是說說就辦的到
至少在淡水河口幾個反斜面火點目前都看不到一些加強掩體或是進駐陣地道路的鋪設
國軍的戰場經營只能說能做的都不做
虛應故事交差了事
光會花大錢交保護費......
很多國軍二戰時期的火砲只是把抗戰時拖運的騾子換成軍卡而已
不見得在火砲放列定位追瞄等方面先進到哪!
2.地面部隊攻擊陸地目標除了地球曲率因素之外
還要考慮地面建築物情形
實際狀況你會發現
你要在短短1到2公里的反應距離裡面完成發現追瞄及射擊這類高速目標動作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
3.要打這種目標目前陸軍最就手的武器是35快砲
成本低廉一本萬利
但是要周邊配合
|
陸軍沒35砲這種東西.
35砲陣地配置也不是這樣做.除非在下離開這單位後有改.
但基本上對付這裝備能用的東西還挺多的. 傳統火砲.TOW. 小到66還是對這種船有威脅性和破壞力.
講簡單一點,老一點40砲/20砲就算沒放列. 緊急時整個射擊組/排車輪用砲一樣打得到. <-以前下基地連戰鬥教練會實作的科目.但要擔心40砲的底座會不會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