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z29112027
silly_rabbit兄,你說的這種狀況,我想南韓的電視台主管&製作單位,絕對也會想到,但人家還是願意去做去試,反觀台灣電視台就真的像你所說的這樣做,這是為何呢??難不成又是因為民族性  。
|
1. 比人口
2. 製作成本
3. 比市場環境
以很假設性的說
韓國人口比台灣多. 市場比台灣大. 如果以市場大小跟投入資金成本跟回收比例來說. 市場大的一定比較值得做
用簡單數字比較上來說的話. 如果韓國市場大小是200萬. 台灣市場大小是100萬. (南韓人口是台灣兩倍多)
同樣投下5%的資金. 預估報籌是回本再賺投入資金的50%的話
韓國制作成本就有10萬, 台灣製作成本只有5萬.
成功的話韓國公司獲利5萬(這已經是台灣節目的制作成本囉). 台灣公司獲利2.5萬(會想為這種蠅頭小利擔風險嗎?)
再說製作成本. 製作總有個基本支出.
總不能說自己製作成本只有人家的一半. 人家用四台攝影機跟攝影師我就只用兩台吧?
人家寫劇本的有三個人. 我就只有一個再外加一個公讀生?
人家一個導演/監製, 這邊資金少還是一個導演/監製
簡單說就是有錢好辦事. 多一倍的資金可以做出人家一倍多甚至兩倍三倍的效果
最後是市場環境, 現在世界多國都有買韓劇播放(美國HULU都有). 可是除了中國香港偶爾買台灣劇. 還有誰買?
如果錢砸下去節目成功, 隱藏的商業收入是對韓國公司有利還是台灣公司有利?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對台灣電視公司來說
"投資風險太高. 用心做節目運氣好收視好也賺不到多少錢.
不如直接買國外收視好的. 少擔風險穩賺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