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我覺得國內唱片市場正好可以用2000年做一個分水嶺
70年代我們聽著國外引進的唱片,搖滾的披頭四、反戰的彼得、保羅與瑪莉、抒情的木匠兄妹都是至今無法抹滅的經典
後來我們有了自己的歌,李建復、齊豫、潘越雲、羅大佑……等等,他們位我們抒發了多少當年無法說出的情感?即使年輕,也能從詞曲之中了解當年的時代
進入了90年代,張學友等一批台港藝人引領了另一股風潮,後來很多台港甜甜的曲風我也非常喜愛
而2000年以後我們有什麼?
周捷倫 忍者
五月天 尬車
蘇打綠,抱歉我一首都無法記得
也許這些歌反應了當下年輕人的想法,直接、不用思考。但除了宣洩一個high以外,聽這些還得到什麼?
不知道是哪位板友在滾石三十周年cd討論串說的,"我最多聽到伍佰這個等級",我也有同感......
讓五月天跟80年代的大哥大姐同台,我覺得真的差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