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奶油銓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看到大家都在說這些古董級的硬體,我也來報到一下吧。

小時候家裡第一台電腦是 286 的,8MHz還10MHz的,已經不記得了,發生在我小六前後的事情,之後386, 486, .....一直沒停過,不過我都是用來打電玩居多。印象中高中畢業前的電腦都是父母親出錢買的,之後才是自己打工賺錢買的。

CPU: CPU東換西換的就不講了,大學時沈迷於2Way的system,像是雙PII 350 (Slot A),雙PIII 833(送人), 雙 MP 1.8G(準備要丟掉了),到現在用的雙 E5620,都是亂敗家。這些系統的記憶體大多都要ECC Regi. 的,也是不小的開銷,此外還買了一臺SGI的O2。

顯示卡: 古董級的S3,啟亨的就不講了(有些也真的搞不清楚了),從G200, G400, G400max, G450都買,也買ATI的,最嘔的是買了MAXX (還躺在抽屜裡)。現在用的
主機都是內建的顯示。

螢幕:CRT的螢幕三鳥,三星跟EIZO都買。有一陣子網路上大家都推SGI的液晶,我也跟了,但是沒有跟買No. 9的那張顯卡,還好,不然又多一個廢棄物。

硬碟:記得第一台電腦是搭配兩台5.25吋軟碟機,很方便,玩兩張磁片的遊戲不用換片。那時沈迷於創世紀III等遊戲,高中時玩巫術4還5(還有創世紀VI),先不說以前corner牌當道的年代,上大學時我都買SCSI的硬碟,所以從2940U2W一路上到29160,至今還留下約4個8G還9G的SCSI硬碟,放在衣櫥中。當時光碟機也要買SCSI界面的Teac(這台還留著,12倍的樣子),甚至連掃描機都買SCSI的Epson 9500。

陰笑卡:不是打錯字,因為我都用最陽春的(電腦內建的),要是自己買的一定是SB的Live 裸卡,這個還有一張留著,印象中以前還有一些ISA界面的東西,搬家時也都扔了。

陣列卡:約4年前有一陣子使用的程式寫一個檔案出來約莫10G,每一次要等硬碟寫完都會等到很生氣,所以就買了一張SATA的陣列卡(好像是Promise的,支援6棵還8棵硬碟),當時想說找個空閒時間重新整頓一下電腦,把它裝上去,但結果是現在他還躺在包裝盒裡。


現在因為年紀大了,提不起勁玩遊戲,所以就不追硬體了(話是這樣說,但半年前還是淘汰了兩棵SAS的硬碟,140G的容量嚴重不足)。 以前還可以催眠自己說,本來要2天可以跑完的程式,現在只要1天半就好,心一橫,就又買了@ @。最近因為計算的資源都用公家的,更不想買了。
舊 2011-11-01, 02:52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奶油銓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