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小建
哪裡矛盾處?誠心歡迎指點!
但通常你可以先瞭解,我心中的構想多半有最完美規劃、次完美規劃、一般規劃、次差規劃,最爛的規劃等等!
所以有時會因為路段不同或交通官員能提供的選擇不同,而有不同回答而已~
|
有沒有想過行車路線的一致性?汽車從橋頭走到橋尾,只要呆呆向前走即可,機車卻得繞到某個不知名的路口才能上橋,到了某個不知名的路口才能下橋,繞點路才找到汽車下橋那點的出口,對於初到外地外地的人,真的好嗎?為什麼不共用車道,直上直下?
橋下假分流,對機車很危險,但上了橋、下了地下道,,窄小的車道、遇上跟不上的流的機車,一樣危險,﹔彎來彎去的車道,一樣危險﹔離開橋樑、地下道的一刻,還得與右轉變換車道的汽車爭道,還是危險。橋上的假分流,真的安全?
除了人力、獸力與小動力的車種(例如該限制為一人使用的50cc機車、電動自行車)該被分流外,其他的車種一視同仁,才能減少是故與能源浪費
擔心開放機車行駛內線會發生更多事故?放心!多發生幾次、只要重罰、上了媒體幾次後,會對機車惡意逼車、不守法的四輪族就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