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eirock
所以~不管用的人夠不夠~先蓋著養蚊子也好?
|
前面很多人講過了,這種大型建設跟公車規劃不一樣,
公車路線規劃好,買好車搞不好不用幾個月就能上路。
所以看的是目前的需求。軌道運輸系統施工期至少都要
五六年以上的時間。整個系統可以用上幾十年。所以
規劃軌道式運輸的評估都應該是以往五六年後甚是
10幾年後的需求為依據而不是現在。高捷現在看沒有運量,
會不會以後因為商圈轉移而有起色?如果這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那麼捷運系統就應該要蓋。
如果用規劃當時的需求來看需不需要蓋,那我想百年前
的倫敦根本就不需要地鐵。戰後的東京也不需要到處蓋
路面電車跟火車。不要拿台北的例子當做理所當然。
台北根本就是太晚蓋了。
公車跟捷運也不是互斥的選項。捷運可以為骨幹,公車利用
專用道而成為最後一哩的接駁。
我想高捷跟高鐵的規劃的時候都是台灣經濟不錯的年代。
所以在運量評估上都會比較樂觀。用現在的結果來批評,
個人是覺得有點倒因為果。如果真的評估之後往後數年
甚至十數年的需求是成長的,那麼就應該要趕快蓋。
隨著都市發展,土地越來越難取得,施工越來越困難,
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也會讓施工經費越來越高。日後要地下化
也是很多問題要克服,不是你要挖就可以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