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列車前2天又流標了...
高捷的缺點不少,路線規劃、站點設計、運量估計明顯不符事實等,
不過這種重大建設,除了帳面上會不會虧損外,重要的是建設的時間點,
民間企業的考量很簡單,就是"利潤"二字而已,賠錢就砍掉;但國家政策的考量可不能只有帳面數字...
未來都市的發展規劃,甚至建造成本會不會升高之類的,才是首要考量的地方
否則台鐵、高鐵年年虧損,為何不停掉? 我們有停掉的本錢嗎
至於捷運算不算地方自己的事? 當然不算
沒有城市可以單靠票價來負擔建設成本...尤其是高雄這種窮鄉僻壤,每年分不了幾個錢
就連北捷當年也是靠政府資助才建設完成的
至於什麼台北要有,高雄也要之類的,我相信市府團隊沒那麼膚淺,
高捷是長遠的政策,不是今天說要蓋,明天就動工...
而且是從吳敦義時代就開始規劃,所以也不用太政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