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ssueID/20110820
2011年 08月20日 【都會中心╱高雄報導】「半夜2時是殺父親最好的時機,殺母親則要等到凌晨4時下手最好」、「殺→生活好過、經濟好過。不殺→生活不好過……」持刀砍殺雙親的少年,洋洋灑灑近40頁弒親計劃筆記,
除研擬下手時間、用雞骨實驗溶屍到選定棄屍地點等,還分析「殺與不殺的利益」,令警方毛骨悚然。
專家研判,可能是少年成長過程中父母管教嚴格,讓他充滿挫折感,才選擇至親為下手對象。
警方在少年臥室搜出這本黑色封面筆記本,A4大小、近40頁全記載弒親計劃,沒有一頁空白,如同「弒親筆記」、「殺人計劃書」。
警方透露,少年還從網路下載厚度近10公分資料,包括精神疾病資料、各種刑案新聞報導及法律常識等,「筆記本內容可說是他自以為融會貫通資料所想出的計劃!」
警也毛骨悚然
這本令警方毛骨悚然的弒親計劃,以日記方式記錄殺人細節,部分文章加註日期,每張內頁還下標題,再逐條列出內容。一篇標題為「滅絕計劃」的文章裡,詳載父母的作息,包括幾點起床、做什麼事,因此研擬出下手時機「半夜2時是殺父親最好的時機,殺母親則要等到凌晨4時下手最好。」還計劃讓父母吃安眠藥,等他們昏睡後再下手,並要妹妹試驗安眠藥是否有效。
「殺→好過日」
另一篇「殺與不殺的利益」文章裡分析,打算榨乾家中錢財,還以「殺→生活好過、經濟好過。不殺→生活不好過」強化弒親企圖。筆記並記載作案用的水果刀、鋸子以及硫酸、鹽酸要到哪裡購買,還註明「要在不同時段、前往不同商店購買,不要一次買回來」,避免警方循線追查。
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標題為「最後計劃」的「善後行動」。
少年計劃了幾種恐怖的「屍體處理」方式,包括用鋸子分屍,再把屍體丟棄到各個地點,其中一處地點選定三民區大昌路一家百貨公司;甚至計劃用鹽酸、硫酸毀屍滅跡,筆記還記載他用吃剩的雞骨頭試驗能否被鹽酸、硫酸溶解。
少年為何對父母有這麼深的恨意?犯罪學專家、警大教授葉毓蘭分析,犯罪前先擬訂計劃,顯示嫌犯是預謀型的犯罪,不是衝動型的犯罪。她研判,「可能是少年成長過程中,父母管教比較嚴格,讓他充滿挫折感,才選擇至親為對象。」
高雄榮總精神部主任陸悌表示,「這名少年性情突然像變了一個人,罹患精神分裂或精神妄想等重大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較大。」他建議進行司法精神鑑定,以釐清暴力行為的真正原因。
疑有精神妄想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冠旭說,筆記內的弒親計劃可能是受到精神疾病妄想的影響,內容扭曲很多現實,這都是病症表現。陸悌也指出,很多家長和青少年對精神疾病多不願接受,常在出現嚴重暴力行為後,家長才驚覺事態嚴重,帶孩子就醫,往往已錯失治療最佳時機;他呼籲家長若發現小孩性情、學業、精神體力或交友狀況突然出現重大改變,就要考慮就醫。
================================================
這篇看完讓人毛骨悚然....
讓我想起之前槍手奧斯陸連殺92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