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德國取得汽車駕照?
在德國考汽車駕照是一件大工程,今天我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德國考汽車駕照的系統以及德國駕駛教育。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還是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在嫌棄台灣有什麼不好,或是炫耀德國有多麼好,這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我希望各位能夠以切磋琢磨的方式,看看台灣有什麼值得保留的優點,又有哪些事情還有進步空間。畢竟考駕照還是比較偏向技能面的測驗,但是真正開車的時候,光有高超技術,但沒有正確觀念也是枉然。
首先在德國考照必須報名駕訓班,至少你必須要找到合格的汽車駕駛教練,因為要考駕照的時候,必須由合格教練出具證明,證實你學車的過程有達到考照規定的需求,沒有這一份證明是不能考駕照的。
駕訓班一般收費在四萬八到八萬台幣之間,比起台灣的八千到一萬二多出非常多。上課的內容包括:急救訓練、十四堂駕駛理論及知識課程(每堂九十分鐘)、十二堂實際駕駛(每堂四十五分鐘)。以上的課程全部都是強制參加,沒有達到規定時數就不能考駕照。十二堂實駕訓練又包括四堂高速公路駕駛、三堂夜間/凌晨駕駛,以及五堂幹線道路駕駛。教練認可學員已經都通過這些訓練,才會出具證明讓學員去考照。
那麼駕訓班實際上課內容是什麼呢?大致可以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熟悉車輛內外、座位調整、換檔、加速前進等基本操作。第二個階段是移動視線、習慣後視鏡、左右轉、後退、迴轉、以時速五十公里緊急煞車、在低交通流量的路段上駕駛。第三階段,就會到日常流量的馬路上實駕,並需熟悉道路交通號誌、配合路上其他車輛調整自己的駕駛、處理困難路況等。
第三階段完成後,學員應有基本駕駛能力,就會進入到十二堂強制實駕課程。經過這個階段的磨練,會進入第五階段獨立駕駛操作。這個時候學員應該可以在不需要提示的狀況下獨立駕駛、在各種狀況下安全駕駛,並能因應路上其他駕駛人的錯誤行為,同時學會節約能源的駕駛法,還要複習以前的課程。
至此學員已經可以準備上場考照,所以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考照模擬練習,並學習面對壓力和情緒。完成以上課程所需的時間,完全由教練決定。教練有權決定學員是否可進入下一階段,或者是否具備考照所需的所有條件。同時教練也有義務幫學員的學習過程作好紀錄備查。
考試也分筆試和路試。台灣筆試只要八十五分就及格,德國則必須回答一百二十題,錯三題就不及格,可以說比台灣難度高出不少。
至於路考,就是實際在馬路上考,路線由主考官隨機選定,而且一定包括幹線道路和高速公路。也就是說,德國考照不只要看技術,連駕駛人的應變能力都包括進去。在德國開車不可能不上高速公路,所以從一開始,就把「上高速公路」視為駕駛訓練的必要課程。
另外一個德國和台灣不一樣的,是對職業駕照的規範。在德國,如果你要以「載客」為業,例如計程車司機、公車司機、遊覽車司機等,都必須另行取得職業駕照。這種職業駕照的項目包括:壓力處理、反應、視力與辨別路況,同時除了體檢之外,還需要經過心理醫生鑑定,沒有不宜從事該行業的性格。此外必須取得無犯罪紀錄(所謂的良民證)、沒有因為交通違規遭到記點、並必須證明自己熟悉營業地區的道路。
職業駕照並不是永久有效,每五年必須重新接受以上所有檢查,不合格的人就不能更新駕照了。至於年齡方面,申請者至少須年滿二十一歲,不過沒有年齡上限,只要能夠通過測試,一百歲我想也沒問題吧。
以上就是德國考汽車駕照的簡單說明。我還是要重申,考過駕照,不等於安全駕駛的保證。只有以尊重自己性命、尊重同行乘客性命、尊重路上其他行人、駕駛人、乘客性命的態度駕駛,才能保障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