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會讓老人家,用到"高興".
但是不能用的,要修到可以用才行,然後讓老人家自己去衡量維修值不值得.
如電視機,幫老人家每個月送修一次,連續送修三次後,老人家終於放棄了..
冰箱本來自己也是想要買新的,目前用的,也是20年以上有了.
一年壞一次,到第二次就想買新的,不換新的原因除了老人家不同意外.
外面找不到接近的SIZE,放不進去原本的地方.
後來修了一下,一仟元以內修好,這次學聰明了,知道是壞那裡,也知道零件是什麼.
下次壞就自己來.
跟老人家講話,要潛移默化,平時就要講一些.
如最近的三洋冰箱****在說,一年可以省二仟多的電費.
就可以在旁邊說,原本新的冰箱可以省那麼多電,用個五年,省下的電等於冰箱不用錢了.
而且以後電一定會愈來愈貴,省很大,然後就結束了...當成自言自語,但這些話,會慢慢的讓老人家聽進去.
老人家什麼事都要管.
連開車走那條路都會管東管西.
就只能分析給老人家聽.
每次開車從我家往太原路時,會有一條直走跟左轉的路.
自己都是習慣直走,但直走的那個紅綠燈有90秒紅燈,每次都被老人家念.
就會分析給老人家,從那個左轉的路會快30秒沒錯,但車多,而且大家都走那一條,危險程度多很多,到太原路口時,很多車要左轉直走,右轉,整個很亂,感覺就很糟,直走的路只是多等一下,輕鬆又不危險.
念了三次,講了三次,後來就不講了,之後老人家也會選直走的路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