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謝謝樓上各位回應的大大,以成熟與部分歷史來討論,這也是我冀望這帖可以這樣理性平和的方式討論,或是發牢騷下去。
個人以為,公民社會,需要所有理性公民,公開地,理性地,具備多重角度的,討論任何時事,尤其是在下所提,狗屁倒灶,烏煙瘴氣之事。
之前鐵路高架化的議題,也謝謝大大們,提供問題。
其實,就最簡單的想,怎麼作,對居民的長期利益,是最好的。
而不是財團的,政府的短期利益。
以這個角度去檢視每一個桃園鐵路到底該高架化,還是地下化,答案是很簡單的。
想想看,如果基隆段,台北段,新北市段,這些鐵路段如果當初是高架化,會是什麼狀況,人民會更便利嗎?空間的運用,更有效嗎?
去看看,忠孝橋連接到五股的快速道路高架橋,周邊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為何高架化?因為徵收的土地面積,會比地下化多。
土地因為徵收,變更,其價值利益獲得,是最快的,當然面積越大越好囉!
此外,有些路段,鐵路從山腰以山洞方式進市區,其市區或多或少以高架化方式接軌,此為正常現象,不應與整個縣市鐵路的高架化,或地下化,作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