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rvinson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37
周瑜臨終前向孫權提出「軟禁劉備、指揮關張」,非常匪夷所思的低智,劉備這種梟雄豈是簡單可就範,關羽及張飛二人皆萬人敵又怎能甘心受人控制?帶兵將帥不給大權則無法重用發揮,但是關張若給兵權大權則又恐反撲,周瑜若想控制關羽及張飛,首先就要面對分配權力資源的問題,給太少則變小兵,給太多則難以控制。劉備及關羽曾受曹操恩惠,但最後仍謝而走之,屬於「富貴不能***」;劉備、關羽及張飛更是屢敗屢戰(與屢戰屢敗有順序上不同),雖在各種戰爭擊敗壓力下顛沛流離,可稱「威武不能屈」;雖然張飛屯兵古城及關羽白馬立功,但關羽及張飛仍然投靠當時無立錐之地的劉備,是為「貧賤不能移」。周瑜想用宮室及美女就要迷惑劉備,然後挾劉備以令關張,這種計謀真的不像是狗頭軍師可以想出,也許是死前昏頭了吧!因周瑜上疏後不久就卒亡。

至於西取劉璋的計謀,可比照軟禁劉備之失策,按劉璋在西之益州,孫權在東之揚州,中間隔有劉備在中之荊州,周瑜想由孫權向西取蜀,用兵中道必經荊州,也就是劉備若臨時起意斷路,輕則使周瑜無法與孫權相見,重則當場襲殺周瑜、併吞部曲。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周瑜在沒有考慮劉備的存在之下,就要整軍西征取蜀,當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歷史上的周瑜,就是在陳策受挫(孫權拒絕軟禁劉備,因認不可行),然後備軍西征時在荊州意外死亡,注意到此時在未掌握劉備的前提下出師,據說是病死或是舊疾復發之類。此時周瑜還很年輕,三十七歲應很健康,但是如果劉備很黑心的話,一定會想辦法讓意外發生,後來劉備就用背叛,襲攻劉璋而拔蜀得益州,周瑜病死英年早逝就算了,否則以劉備的個性,會容忍周瑜帶兵經過荊州攻擊益州嗎?劉備入荊時就招攬龐統,此人原為周瑜之功曹,可惜不能重用,後來龐統投靠劉備,作為智囊,連周瑜詣京上疏孫權想要軟禁劉備之事,龐統回答得很得體,因此後來周瑜死後,由龐統代表劉備送周瑜棺材回見孫權。史書就記載到此,中間有沒有故事,就不得而知。但是周瑜取蜀沒有天時(時機不對,劉備與張魯多年宿戰,此時戰爭經驗豐富,除非偷襲得手)、又無地利(西行取蜀必經荊州,劉備不一定是友好勢力,後來的關羽北伐也是如此,背後的孫權不一定是友好勢力)、再兼人不和(劉備與龐統若有圖人之心,周瑜此命喪矣),這就是傳說中的軍事天才嗎?

引用:
作者roger214
PS: 另外有人提到周瑜,但就史料來看,周瑜並不像魯肅有提什麼大戰略上的意見,因為之前孫策力主北伐也並非不可行 (前例是項羽) ,孫權戰略上的改變是因為魯肅。

周瑜或可說是戰術天才,但戰略上目前看不出來,反而西征劉璋一事上顯得有些莽撞。
舊 2011-08-13, 07:22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rvins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