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oxtm
Power Member
 
foxt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Smile

引用:
作者oScARSh
我的看法是, 硬體能力會一直成長
但軟體能力會受限於人力,財力,智能
硬體能力再強, 人不可能把每一個石頭,草皮,毛孔都做出來,
畢竟人腦能處理的事就那麼多, 軟體是人腦開發出來的
現實面是否定的,
只要是遊戲玩家應該都不會排斥,再打電動時可以達到電影阿凡達的聲光效果吧?
而實際上阿凡達是用如何的硬體辦到的呢
引用:
作者維基阿凡達條目
為了渲染《阿凡達》,維塔數碼動用了佔地10,000平方英呎的服務器群,其中有4,000台惠普服務器,共有35,000個處理器核心,運行Ubuntu Linux系統及使用集群管理軟體Grid Engine
所以3D繪圖方面,實務離軟體飽和還早得很,
目前的3D遊戲都還是有所折衷的,如同過往的2D遊戲一般。
十五年後我們看現在的3D遊戲,就如同現在我們回頭去看1995年的仙劍奇俠傳這種2D遊戲一樣。
引用:
作者oScARSh
假設10年後的APU效能是現在的10倍
這不代表10年後遊戲需要的運算能力是現在的10倍
嚴格說十年後的運算力是最多100倍,
如果摩爾定律沒垮台的話,每一年半電晶體規模成長2倍,
故2^(10/1.5) = 101.59倍的電晶體規模,運算力差的話也可以成長個50~60倍。

但,因為供電問題,APU這種玩意終究只能當低階顯示。
舉例來說,目前主流性能的CPU TDP大約都是65W 左右,
而平價型的主機板供電能力大概上至125W,意思就是APU GPU端能分配到的大概是 60W 左右,在往上的話就是現在Llano CPU端偏弱的下場。

而60W的耗電量其實也就是電晶體數目上,勉強打平不用插電的PCI-E獨顯(100美金低階顯卡價位),
但因為記憶體頻寬是跟CPU共用的,所以效能終究是矮了一截。
想要去挑戰單插電,電晶體可以堆到150W的中階顯卡(200美金)幾乎是不可能了。

沒辦法,誰叫GPU的效能跟電晶體堆的數目正相關。
電晶體堆的越多,吃電越凶悍。

當然我們可以去期望,未來將SIMD及VLIW之類的指令管線作結合,
一方面節省電晶體及耗電量,另外一方面可以即時分配資源達到最佳效能。
但很可惜的是,這方面的軟體開發能力,才是目前最弱的項目,
目前一般的軟體連同質多核心的同步運算都有問題了,
異質的SIMD或VLIW單元,要可以巧妙的跳過資料相依性問題,
善用所以資源進行計算,這大概真的要等十年了。
舊 2011-07-19, 05:11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xt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