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在這個議題上,我比較贊同i兄。孔子述而不作。儒家思想很多都是後人增添上去的,不見得就是夫子的原意。說為政治服務而靠攏、灌輸小民忠君愛國守本份認命的觀念…我個人覺得比較貼近現實。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只是近人大部份都被儒家所洗腦了,見不到別家的好。
|
孔子主要教的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做人的道理確實不能引伸到任意地方。
孔子講的是要如何對待父母、兄弟、朋友,要近君子遠小人,要如何讀書,還告訴你,子不語,怪力亂神.......
這些都是生活上很實用,且很重要的東西。
簡單地說,孔子就是教你生活與倫理。這些不好嗎?當然很好,但我們小學就知道,知識不是只有生活與倫理,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知識要學。
漢武帝罷黜百家確實是過頭了,只用一種學術思想來統一一切,本來就不合理,今天就算只用墨家、道家、法家,到了後世也是一樣亂七八遭。
不過我記得小時候有看過一則新聞,有國外研究單位找來一些權威人士票選史上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十位偉人,孔子名列第九。不過那時年紀太小了,我只知道孔子,其他人就不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