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eraphicsi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01
引用:
作者Adsmt
這不只是大多數人而已,歷史事實也是如此。我們還未曾聽過有誰很會唱歌或很會跳舞或很會彈鋼琴而名留青史。就算有,歷史地位顯然也不高,所以極少被提起,或僅出現在一些寓言或名人佚事。

奧黛莉赫本或許是經典,但五百年後、一千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說不定一百年後就沒人記得了。(19世紀的知名演員,現在有多少人還會再提起?)

但我相信無論多少年,只要人類的歷史一直延續,貝多芬永遠不會被人忘記。


我反覆思考之後,認為您說的沒錯,不過表演藝術在20世紀有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攝影機...
相較於文字,繪畫,樂譜,雕塑,數學方程式等等...以往的表演藝術是無法留存的,不論是唱歌,戲劇,演奏等等。
唯有在表演的當下,觀眾才能去觀賞目睹。而表演藝術是無法用其他方法(文字)所代替的。
這點到了19世紀末期有了重大的改變。所以我認為這點用歷史經驗去評斷是不準的。
(又是一個美學與科技的相輔相成)

引用:
作者Adsmt
我指的科學與美學,並非單純的高下比較,而是認為兩者是層次上的差異,我在另一篇,有關Apple的說法就說明白了。

而且一開始我就強調「對人類的貢獻」,今天有這樣方便的世界,吃不完的食物(對先進國家而言)、可以有各種娛樂....這不都是科學的功勞嗎?當然美學也是有功勞。

或者說,對於人類,科學就像食物,是生命基本,美學就是調味料;美學...

我同意兩者是科學與美學層次上的差異,但是您忽略的是兩者之間所交互之間所產生的火花。
Apple本身是一個科技產品,科技是她的本身價值,設計(美)是她的附加價值。
這個比喻好像拿電子書跟書本來比較,抽掉了創作文字的電子書還有價值嘛?
這兩者都不是因為單一面向的進步而產生的產品,單單以一面來討論好像有點怪怪的?
舊 2011-07-05, 12:00 A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eraphicsi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