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Demon
這些看聽似很合理,但放到歷史上一些傑出人物實在難以想像
秦始皇締造的政治制度,二千年來人類仍難以突破
即使到所謂民主制度、骨子裡還是一樣的東西
成吉斯汗原本是沒有文化傳承的塞外放牧人(應該是不識字的文盲)
創造出來的軍制卻短時間內打敗擁有長久軍政歷史文化的歐亞諸國
織田信長的舉動遠遠超越他那個時代環境人們的理解範圍之外
達文西擁有非常接近代人(500年的落差)的思維方式
你要說那是經由承傳而得的…
我只想若凡人能理解天才的思維、那天才便不是天才了
|
請參考我上篇引述自 Mihaly Csiksentmihalyi 的說法
或者低頭看看您的電腦螢幕 . 思考一下 .... 若我們沒人教語言與電腦 . 我們開機後看到的是什麼東西 ??
電腦天才呢 ??
若 .
這世界沒有電腦 . 與社會文化中電腦知識的供給 . 那有啥電腦天才 ??
創造於傳承 . 傳承於創造
創造力來自於傳承 . 因為傳承才得已創造 ... 創造另一傳承
就算是普遍認為較創造力低一階的想像力 ..... 純粹的天馬行空想像
也要有 ~ 天 . 馬 . 行 . 空 <= 四大要素
天 . 馬 . 行 . 空 <= 有沒有它人教導我們去認識 ??
就算是聰明如 愛因思坦 . 也需在專利局翻那些專利文件的知識歷鍊
以及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家庭學校教育 . 社會文化的潛移默化 (比專利局的歷鍊更重要 . 因為更基礎 . 不過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簡單易得 . 即覺得不重要)
否則不會有相對論
(也可能會有 . 因富創造性的知識是時代的產物 .... 時候到了 + 環境對了 + 人才有了 . 自然會產出
不過是另一人創造出類似於相對論的理論知識罷了)
任何思考不是憑空而來 . 它是自然與文化的產物
天才思考 . 包含創造力思考 <= 絕不可歸屬為純粹的個人能力
另 ~
我一向是從知識去看知識 . 不喜好從歷史個案去看知識 <= 這不是我的歷史方法
被獨立出來的經驗法則 .... 不論是個人或是群體(歷史個案) . 用以判斷某事
是會有很大的理則破洞
我的歷史觀有很強的延展性 ... 因為歷史是跟隨時間展開
時間是不可切割的 . 當然歷史亦不可切割看待 . 它有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特性 .... 知識歷史亦然
況且人是活在當下 . 不是活在過往歷史中
予您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