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小弟很佩服小建大作事的態度,事情本來就有很多做法,
台灣人很習慣挑簡單的方法做,反正能應付過去就好,
但是世界的進步大部分是基於挑正確的方式做,
所以改變跟推動世界總是少數人。
台灣社會在經過多年的繁榮發展之後,會漸漸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問題
資源不夠,貧富不均,居住、交通,教育、醫療、一堆生活大小事情。
問題是台灣已經不是發展中的國家,沒有各種資源給我們揮霍,
如果不學著真正解決問題,只是得過且過,那以後台灣社會的貧富對立會更嚴重
PS:我想我年紀應該比你大,(五年級後段班的老灰仔),不過我臉皮厚,都自稱小弟
引用:
作者小建
這正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政府最初自民國60年代後一直認為:機車是民眾過渡小客車之前的交通工具, 最後會轉成小客車為主! 所以對於機車一開始是處於忽視不需管理的態度...
到了88年後, 前交通部長林豐正發佈了機車管理白皮書, 承認十幾年來的發展證明:機車絕非進入到汽車前的過度工具, 反而是會因為我國的天然環境&交通狀況而成為國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以前的判斷完全是錯的方向.
但在這個階段時:政府的態度變成是擔心機車過多而開始採取圍堵政策, 並發展大眾交通運輸系統, 希望把機車轉為大眾運輸, 同時在車道路權上, 停車位上, 環保上開始規劃出許多政策來抑制機車成長...
但又十多年過去了, 又再次證明機車對人民的需求性與必要性 是絕對無法防堵的, 故而每年機車都是正向成長, 頂多趨緩而已...
而大眾運輸偏偏又因為種種利益糾葛等, 而無法做起來!
(台北捷運是例外, 因為台北是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