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
4 X USB 2.0(黑色)
4 X USB 3.0(藍色)
1 X RJ-45網路孔
1 X S/PDIF 光纖/同軸輸出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音效處理器,晶片型號為20K2
內建128MB Memory快取提供給20K2,印象中此為Creative高階音效卡才有的設計
Nichicon MUSE ES(綠色)與MW(黃色)雙偏振音電容,看得出有用心專注於音效設計,也期待可以得到更好的音質。
首次在MB內建音效上看到高規格音效晶片、電容用料與快取設計,讓小弟對音質方面有很高的期待
當然這樣的設計與其他品牌的X-FI音效子卡所呈現的效果,還是需要實際比較後才能說得準確
網路晶片也是G1-Killer的重點特色,使用Killer E2100晶片,簡稱NPU
以往聽過CPU、GPU,現在連NPU的名詞也出現,電腦硬體進步速度快到讓人覺得非常日新月異。
搭載1GB DDR2專門來處理網路流量控制,標榜可以降低CPU管理網路的負載率
另一個功能就是遊戲網路DNA技術,可將網路遊戲中的流量丟給NPU處理,節省處理速度
全新設計的特殊散熱模組,以槍彈型為設計主軸,名稱為槍型熱導管散熱器
照片中上方與左方為VRM供電模組散熱設計
下方為北橋X58的散熱片設計,在通電後五顆Led綠燈會發光
南橋ICH10R的散熱片所呈現的視覺感非常特別
外型仿照彈夾設計,再搭配一顆黃銅色子彈,讓人看過一眼就印象深刻
再加上大體積的散熱片,可說是外型與效能都兼顧的X58散熱系統
開機畫面
BIOS主要頁面
主要BIOS調效選單,簡稱M.I.T.
顯示BIOS版本、CPU/DRAM時脈、DDR3容量、CPU溫度與CPU/DRAM電壓等基本資訊
主要可以調整CPU倍頻、外頻與DDR3時脈比例
照片中為CPU 200Mhz/DDR3 1600的設定畫面
CPU相關技術選項
C1E為省電降頻功能
Intel Turbo Boost與C1E相反,在CPU高負載時可以再往上加速的技術
Memory設定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