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2 年幾乎收齊了 停止消費 我要的原版 CD..計有 3000 多片。
寶貴的經驗是20年後:
古典音樂 百分之 98 全毀 西洋搖滾樂 百分之 4 讀不到而已。
所以這兩個類型 體系 制造壓片肯定有一類 有問題了。
盡管以前啥鬼音樂雜誌都是拿錢 猜的, 還好走到 DVD 這一階段 我也都不讀文 或看任何網路測試或雜誌報告。
USB HD 我有一顆 都是儲存 我自己翻譯的字幕 或 絕版的電影。
剩下來 也有 5000 多D5-R的燒錄片。但我覺得HD 不若 光碟那樣有安全感。畢竟 它的誕生 年份不夠 大家都是用猜的......
我固定用三菱乳白 -R 空片 每兩月 消耗 100 片 比較要費心保留的 都封裝在 透明軟殼薄膠套裡。 估計有七八百片..but 剩下來的 都用布丁桶 纍積 在那。
這些片子也有 八九年歷史了 但讀不到的機率 是百分之十。都是我自己隨意放 飲料食物湯汁污染到的。
我固定用酒精加一倍水 用舒潔面紙來清潔 擦拭時 用噴霧筒 噴後
由軸心 向外放射直拭 而不若 LP LD 那樣圓形繞圈圈。
由買原版走到自製片-皆 3.5G以上。 比較起來價差天地之別 所以 燒錄的廢片相當高
一個字幕標點符號不對我就扔了..而我偏偏都先做成 DVD 去音響上來檢測修改 重做。
以上是我的經驗

而非閱讀猜測出來的結果 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