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是宅小孩耶誕節禮物的選擇嗎?? LANTIC GTX570亮相

既已經上市的GTX580,是當前的NVIDIA旗艦顯卡後,照慣例緊接著推出GTX580精簡化的GTX570版本,經過縮減CUDA處理器從512個變成480個,降低了核心時脈速度從772MHz變成732MHz,記憶體容量從1536MB變成1280MB,製造了一個不同於旗艦卡的產品區隔。剛好現在是歐美大檔的耶誕節前夕,不知道有沒有人會考慮買這個東西來送個小孩子咧~~不過這個發布時間距離AMD HD6900發表只有一天的時間差異,既然是NVIDIA的NO2,這不禁也讓人十分好奇與HD6900系列的效能上的差異,我相信被各大媒體拿來捉對廝殺應該是一場無可避免的對決了。但由於小弟還沒拿到HD6900的測試,因此今天就先來看看單卡的成績吧。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覺得顯卡市場更新的速度愈來愈快??AMD/NVIDIA互別苗頭的結果,有很多人連GTX480/470系列都還沒用過現在就要看GTX500系列了,而小弟就是那個連470影子都沒看到的人,況且570一出,後面還有560等的一卡車呢。

剛上市也只有公版卡可選,不過背面這次加上了三顆3D螢幕一起輸出的3D stereo,頗有想跟AMD的Eye infinity較勁的意味,雖然3螢幕很爽而且還是3D的,不過這成本可不便宜啊,目前一台23.6吋的3D螢幕約一萬三上下,三台就三萬六了。

顯卡外觀其實跟GTX580沒什麼差別,就好像BMW 323跟320一樣,車殼幾乎是直接套用。

顯示輸出….還是保留了mini HDMI以及兩組全雙工DVI。

GTX570同樣支援3 Way SLI。

PCB的長度約27cm。

需要兩組6P PCIe供電,根據已知的書面資料,GTX570的TDP約225W。

背面PCB一覽,與GTX580一樣在核心以及PWM後方都有330uf的POSCAP,提供GPU更穩定的電流以及消除雜訊之用。

上一次沒有拆到GTX580,這次要拆一下GTX570了,不過PCB的螺絲居然除了四顆大的用十字以外…其他都用上內六角,是不太友善可能也不希望大家沒事去拆他。

散熱器本體以及前方檔板的螺絲都要拆。

雖然比起GTX295那種雙層夾心好拆多了,但螺絲的數量真是有點過份多。

拆卸之後的散熱器本體總共分為三個部分組成,外殼是ABS材質,中間是均熱板,以及鋁質的基座。

不過均熱板的造型與GTX580不太相同。

核心本體是代號GF110-275-A1的版本。

供電採用4+2相,GTX580則是6+2相。
[img]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02/5238608442_94c33a3c62_b.jpg[img]
DVI的Connector好像是新的供應商,叫做NIKETECH,來自台灣。

PCB是香港做的?

測試的時候GPU-Z仍然是0.4.8版本,尚無法正確的辨識GTX570。

這張則是測試完後的GPU-Z補圖,480個CUDA流處理器、1280MB的GDDR5記憶體,以及320bit的傳輸頻寬。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到小弟已經進行了小小的超頻,這個時脈目前還很穩定的運作中,未來GTX570的超頻效能應該也很值得期待。

本次平台已經更換為GIGABYTE P67A-UD7加上I7-2600K,雖然CPU NDA還要等到一月才能公布,不過實際上測試的結果,全新的Sandy bridge CPU效能其實已經超過了很多顆X58 CPU的效能,對於顯示卡跑分亦有十分的助力,但玩起遊戲就沒啥太大的感覺(因為硬體效能已經超過軟體一大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