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Member
|
無獨有偶我又想起朱學恆:照社會給的規則玩你就輸定了!
到底年青人的方向是什麼?
這篇文章的重點,其實是如何面對恐懼,因為恐懼是一個相當好被利用的心理狀態,
回想大家考研究所是為什麼?或者,一窩蜂去團報研究所又是為了什麼?
而這種心理狀態變成補教業商機,及動彈不得的無奈,而老闆正是透過這種方式獲利及將員工價值利用最大化(這次不講壓搾了,不然又被人說偏激)
我環島時,一起找我環島的伙伴,要我去車店買配件,通常在車店裡的配件都很貴,一趟環島下來,花費不少,車店店員一定會聳恿你,利用對未知的擔心,誇張風險。後來,無意間逛賣場時,發現很多配件不見得要去車店買。
恐懼除了變成商業心理之外,同時也變成我們思考的框架和侷限,讓我們不敢再想下去,讓我們沒有更好的高度去看事情。
年青人可以怎麼做?我覺得創造心的藍海及新的藍海吧,基礎產業或高資本額製造業早被創完了。
四年級生那些老肌肉男創造出的工作機會,該去思考要做多久?如何讓財富更有效的從這些資本額龐大的賺錢機器裡流出?以及如何購屋?一定要買新屋?二手屋如何?法拍屋如何?買地自已蓋如何?因為蓋一棟房子,中間有太多人要賺,單價就高,你就得向銀行貨款,就有利息,接著繳房貸。
年輕人或消費者如果覺醒的話,市場將不再是被動的,才有可能有心的藍海及新的藍海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