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NT
中共原本規劃要廢漢字
1956年1月20日,中共中央知識份子問題會議
毛澤東:胡喬木關於文字改革的意見,我都贊成,胡說,洋字比較好,字母少,寫起來一邊倒,漢字比不上,因此我們採用羅馬字(指全俄化)
現有的簡體中文,只能算是廢漢字前的”過渡形式”
它的特徵就是「筆劃還是很多」
與最初的簡化(廢漢字)之意差遠了
要怪就怪老毛
書法有所謂的骨架  (沒學書法,但這點我還知道)
要由魏碑體建立,再學顏柳
正體寫得精,草書才會好,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
實際上現在簡體中文用的還是所謂俗體字,漢字拼音化當年試驗過,可行性不高所以弄了套漢語拼音係統,至於你所的過渡形式那是指第二套簡化字,事實證明是很不成功的。
現在所謂正體標準出自大清欽定正體字,它的取字原則正好和簡體相反,為了好看取筆畫中最多的字。
其實從本質上説,正體除了用正楷寫出來漂亮點別的一點優勢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