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慕凡
你這又衍生另外一個問題啦..
目前都是靠電腦算的.
大地之母(幾億年, 幾十億年)vs電腦(幾十年)? 我不說你也知道科技在這方面扮演的腳色依舊是多渺小.
所以不用扯到這方面因為"沒有準"的. 再厲害的電腦都是"參考用的". 全世界的氣象預報都是給你"參考"用的.
.
|
的確很多天氣預測都要依靠電腦
但是一些基本的,例如畫天氣圖、利用雷達回波資料分析雨量等等都還是在用的
而且資料的取得非常重要
我在其他篇就講過天氣系統其實很大,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明明是晴朗,可是預測卻是下雨
這時候你要是講氣象局不準,我只能說這是尺度問題,現今科技可以做到大範圍的預測
但是小尺度的天氣狀況還有更多因素無法列入考慮,所以你要氣象局做到,某一鄉鎮,某一個區,下一個小時是否下雨或是出太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以做到的是,我們在每一個縣市鄉鎮都建立一套監測系統,即時公布,至少大家只要透過網路或是其他管道就可以知道某一個縣市的天氣,你也不必跑到網路上去問哪裡有沒有下雨
像這種資料時間久了,累積夠多對於氣候電腦模擬也很有用
現在早就有類似的資訊,可以看看這個
http://www.cwb.gov.tw/V6/observe/real/current_n.htm?
至少,很多主要都市都有監測系統,但是你也會發現,仍然不夠密集
要做到密集當然是可以,但這都要花錢,而且是不是真的要做到這麼細,又是另一回事
中央氣象局已經很努力地試著在預報上面至少做到即時性、小尺度與短時間的預測
可以多看看氣象局網站,右邊常常會出現「豪雨特報」、「大雨特報」等等即時資訊
以前氣象局連熱帶低氣壓都不會報的,現在連熱帶低氣壓都會隨時通報
所以要說中央氣象局不努力,預報不準確,鄭主任不努力做事...etc.
小弟只能說,麻煩至少常常去各氣象論壇看看,看看人家怎麼討論,你就知道自己根本就是亂講(因為我自己以前也是那個亂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