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老飛俠
他前面幾場沒贏的也都差不多投到這個球數才退場,好幾場都是明明該贏的球,被Tracy玩到輸掉,
明明就已經有疲態了,相較於托瑞以前常常在先發投手出現不穩現象,追平分上壘後就把先發投手換下來,
這樣就算中繼投手守不住,至少敗投不會掛在前面投的很好的先發投手身上。
但Tracy每次好像都非要Jimenez投滿120球才換他下來,完全不管他狀況怎麼樣
Jimenez那幾場輸球都是在當天投的最後一局被逆轉,在最後一局上來前往往已經投了110球上下,
看球的都覺得他該下班了,Tracy還是一副覺得他沒投滿120球很吃虧的態度 
|
該怎麼說呢?
好的教練帶球員上天堂、爛的教練讓球員哭斷腸
不知道鑽研數據派的棒球迷們,是否有人會探討到所謂的「教練ERA」呢?
目前有這樣的統計數據可探討嗎?
一位先發投手投滿六局只失三分責失,用了117球,這時候若總教練換先發投手下場,此時還算是一場優質先發,結果該教練居然讓先發投手續投下去,導致這位先發投手在第七局爆掉,單局一口氣掉了三分責失,這多掉的三分責失我認為就是所謂的教練ERA,我認為這不能算投手的責任。
總教練不清楚先發投手的投球極限在哪裡,又或者前一天的比賽讓牛棚操太兇或不信任牛棚(還有一種狀況是懲罰性調度,導致先發投手一直在場上硬撐,這狀況比較少見),造成讓先發投手投過多的用球數,導致該先發投手在比賽後段的投球威力嚴重下滑,進而被打爆。雖然帳面上是投手表現很差,ERA偏高,實際上那些多掉的責失分是該算在總教練的帳上。
此情況偶爾也會在後援投手發生,去年雙城與老虎隊的季後賽爭奪戰,老虎隊的Leyland教練讓終結者Rodney投太久,死不換投,Rodney最後終於掉分吞敗,總教練的過度信任造成Rodney的帳面上成績ERA升高。
btw今天的Lincecum單場11K,狀況止跌回升,繼前一場先發好投擊敗Jimenez,今天也算投得不差啦,雖然他還是掉了三分責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