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文字 . 漫畫 . 電影 ...... 三者做為同一類知識的載體
意即 . 三者的彰顯格式是不同的
格式很重要 .....
以創作個佛像來說吧 . 同樣是佛像 . 出自同一人之手 . 規格尺寸全部相同 (創作初衷相同 ~ 意喻知識相同)
只有用料不同 (格式不同)
石刻的 . 木雕的 . 泥塑的 . 紙糊的 . 窯成的 . 金屬的 ...... 所得的工藝采韻差異之大不可漠視
知識上的格式差異也是如此 .... 分兩類 (物<=>人)
1. 文字 . 漫畫 . 電影表現同一類知識 . 意即三者為好用的表現工具
但它也是個表現框架 ..... 在知識表現上 . 因表現工具的不同 . 而有不一樣的受限種別與深度
2. 應人的趣味性不同 . 每個人對文字 . 漫畫 . 電影中知識的接受度也不同
接受的流程 + 知識深化度與理解體會內容亦不同
我認為 . 在知識的傳載上 . 以文字為其傳載格式是最為全面的
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漫畫電影 . 但是多數人都讀過書 . 認得字 . 會語言
語言的應用絕對比漫畫電影更為生活 . 文化
況且語言的質與數不斷的繁衍 ... 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
凡是可理解之物 . 皆可以語言表達 ; 或者說 . 可理解之物的具體複製就是語言
..
.
電影 + 漫畫 . 有沒有這等優勢 ??
所以 . 我不太從電影與漫畫中吸取知識 .... 電影歸電影 . 漫畫歸漫畫
另外 ~~~ 要談創造力
真正要談的是創造力的內裡 . 而不是創造力格式
以非創造者(表演者)之欣賞者立位來論 ....
依個人趣味傾向所選擇的知識傳載格式 . 不一定是適合自我的
勿因個人趣味傾向 . 而把喜好的知識傳載格式當成創造力的內裡
意即 ~ 知識傳載格式 <= 不是知識
在流行文化氾濫的現代 . 吸取知識得要相當謹慎
勿迷失於自我喜好之中
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