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MOT, 若沒用心看過環評資料中被質疑的部分, 就不要片面認為那些 "專家" 沒幫財團或當時的政府官員護航.
甚至並非全部學者都同意環評通過, 為何最後又黑幕會議下被通過?
通過名單為何不公布? 為何全無考量地方代表的意見? 為何環評資料中刻意以最小營運的排放標準作為測量, 卻又無法回應學者提出 "正式營運後能否規定廠商只以環評的標準作為營運排放量上限" ...
太多太多地方, 根本不用學者的 "專業" 就能看出多少黑幕問題了, 竟然這時候確反過來質疑法官專業? 未免立場太偏頗了吧~
還是小弟上面給的資料您剛好沒看到?! 那就再給一次連結吧~
中科三期完整事件簿:
http://sites.google.com/site/antictspinfo/th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