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看法是
以台灣所居的地理位置
光是發展觀光與精緻農業無法撐起台灣的經濟
加上天然資源又極度缺乏
最後要靠的就是研發能力或基礎勞力替人做代工
而且台灣真的就是個小島國
如果不是因為台灣本身的戰略地理位置
全世界知道台灣的,可能又會更少
汙染的東西其實人類目前的技術已能做到很好的控制
包括選擇更佳的地理位置,廠區的安全維護設施,高規格汙染防治設備
...等等,但這些會大大增加生產成本,造成產品售價大幅提高,然後競爭力下滑
這種汙染的問題不只是工業區附近的居民會受影響
而是全台灣人甚至臨近國家都會有影響
你看大陸光砂塵暴這點還能影響到歐洲
別說台灣,連日本,新加破...都會受到大陸經濟發展下對環境所造成的一些為害而影響到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個全球視野的問題
而不是只有台灣的問題
全世界的這些高汙染工業
都應該有一個良好控制污染的共識
而不是短視近利,只看目前利益,大搞惡性競爭,比低價甚至削價競爭
而造成地球環境品質越來越差
當然,這目前只能看作是理想
台灣目前問題是出在,本身腹地小
山脈佔據了大多面積
而有限的平地,要搞工業,要搞農業,要住人
有限的平地面積下,開發密集度太高,全部產業與都市功能都搞在一起或附近,造就了問題更多,也更難解決
我的看法是
這必須招開全球性的工業污染控制高峰會
每個產業都能去討論個結果出來,才有辦法解決
不然人民要生存,企業也要生存
你能怎麼辦?
這個問題不從全球角度思考
最先受害,受害最大的
就從所謂小國開始
不知道這個問題找蓋茲叔叔跟巴菲特叔叔有辦法解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