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moguli
這是要回ASTON的,引言錯了,造成你的不快深感抱歉.
|
原來下面這個是要回我的啊?
引用:
作者smoguli
新加坡這個人口將近500萬連水都要買的國家如何呢?亡了嗎? 
|
那我就來回答一下,好了。
孤獨殺手代我回答了一部分,新加坡水資源有50%是外購。
但是新加坡並非自我拘限於此,她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早就計畫"海水淡化廠",並於2005年9月開始供水。
可以參考:
國外海水淡化廠推動情況概述
他們知道問題所在,並解決他,並非在那邊等其他國家施捨水。
引用:
作者bxxl
四、中科四期環評大會原本採舊濁水溪放流方案,因濁水溪南岸是雲林,蘇治芬跳出來反對,事情才爆開。後來在新舊濁水溪排放方案爭執不下時,吳敦義指示採取「海洋放流」--拉廢水管線至外海三公里。而環評之所以「有條件通過」,正是因為中科管理局承諾採取海洋放流。
然而,幾個月前,中科管理局又說,海洋放流成本太貴,不符合效益。換句話說,廢水排放問題又回到原點,既然「海洋放流」條件不再存在,環評自然不能通過。
|
紅色字體就可以證實之前有人提出的后里從大安溪接15公里的海洋放流是不可行得。
因為成本超過中科管理局與廠商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