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舉一個效率市場下的一個例子:
某公司股票有內線,一開始內線只有董事長一人知道,然後他把內線告訴了少數親密人士。
這些人在市場開始買進該股票,然後把內線再傳遞給更多的人 -> 當沖的操盤手剛好注意到這支股票有異常的變化,因為他是高手高高手,立即皺著眉頭思考:這案情絕不單純。然後敲進該股票 -> 隨著不相干的人進場,股價一飛沖天,吸引更多的人進場 -> 因為大家都是高手,所以可以從成交情勢判斷,股價大約在哪裡合理。
最後消息公布,該公司和一大客戶簽下重要合約,往後三年營收年年倍增,但股價卻無任何反應,因為早已經完全反應過了。
所以在大家實力都一樣強的情況下,有些條件仍然不可能相等:
1. 資訊傳遞順序。不可能每個人都同時得到相關資訊,一定有先後之分。
2. 運氣。如上例剛好注意到股價開始異常波動的操盤手。
以上這兩點就足以造成在效率市場下仍然有人賠有人賺的情形。所以樓主把股市結構想得太簡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