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relud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United States
文章: 323
引用:
作者吉他之繩
1.過動兒是錯誤的說法,目前的名字已經在十多年前DSM IV就改成注意力缺失。你還在使用『過動』的說法表示你知識還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時代。
這十年論文多了多少你知道嗎?
2.原因是注意力缺失有分兩種,一種是內外皆過動,這是傳統上認定的過動兒,很好辨認,當過老師的,憑經驗就可以猜;另一種是心理過動,從外表上看不出來,但是他很會做白日夢,通常發生在女性。但是因為小女生通常乖乖的,沒有動作,所以這種心理上的過動很容易被忽略掉。
3.注意力缺失以往認為長大之後就會好了(所以有些人都說過動『兒』),現在發現多數長大後症狀依然伴隨著。所以那種『小孩本來就比較皮』的說法是不負責任的父母的說法,容易讓孩子被忽略掉,在一個孩子不容易適應的環境中,受盡折磨。有些孩子天資聰穎,幸運的自己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那些不容易適應正常人環境的小孩就被不負責的家長或同儕跟老師貼上標籤(皮...

吉他大
除了第一點
我都同意您所說的.
至於您說的第一點,我的了解是:
就算是最新的DSM-IV TR
還是把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314.xx) 列在
注意力缺失及決裂性行為疾患Attention-Deficit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
這個項目之下…
而這些disorders通常usually first diagnosed in infancy,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所以
說過動兒並不是錯誤的說法…
 
舊 2010-04-22, 05:32 AM #1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elu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