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kari
這在美國社會也很常見
媒體會拍一些有關"社會問題"的影片
而觀眾在看完之後會有一種"原來如此,我了解已足夠"的錯覺
再藉群眾的力量(民意或民粹??),以及媒體的力量推波助瀾
進而引導政府或目前議題的關注
這使大家忽略了更須要時間,大量社會共識,以及高水準知識才能討論的議題(EX:ECFA)
對大家而言,只有學者知道在講什麼,以及學者才會懂得數字代表的意義,這與我無關
以討論死刑為例,這是每個人都可以發聲也能參加討論,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
死刑話題相對於電子電機,或是產學,經濟這類領域,必須要有相當知識背景做後盾,
才能參與討論,這個門檻實在是過高也令人排斥(EX:你咧講什麼費米架構,看無啦)
這類"天上父母心"之類連續劇的議題,除了親近一般民眾觀感以及討論門檻低的要件
反而是收視的保證,不會退燒的話題,三不五時還可以冷飯熱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