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arkangel
這是一種詭辨型的思考策略, 換句話說, 你覺得不滿意要轉跑道, 要換工作, 但是換了之後又不好呢? 或是換了之後, 所有工作經驗被人忽視又如何?
我在社會上混了十幾年, 覺得在台灣拿到好的待遇大概就四個條件: 學歷, 經歷, 能力, 背景.而這之間的重要性排行大概是:
背景 > 學歷 >= 經歷 > 能力.
其中經歷會因為你的年齡增長呈現負面效應, 因此排在學歷後是合理的.
我相信你一定是台清交成這四所其中之一畢業的, 會說出這種精英論自然不足為奇了.
建議你放開你的精英論, 多跟平凡人聊聊, 我想你會有不同的想法.
|
我想這跟什麼精英論無關, 而是多年工作的實際經驗, 而且跟上面的條件順位差異極大.
隔壁部門主管是跟我同梯念文化的學士, 也是能有1.5M~1.8M+級的待遇. 憑的是什麼?
學歷精英無用, 實戰精英才是王道. 另一個在原廠當技術總監的, 也是私立技術學院學歷.
照樣拿三四百萬的package. 背景學歷在我的經驗裡, 完全佔不到什麼優勢.
換新工作多少是有風險, 但是繼續做已經看不到前途的工作, 不做改變就是鑽死路,不是嗎?
風險無法被規避, 只能被管理, 事前做好詳盡的調查, 對公司 對職掌 對主管 對福利...etc
的打聽, 風評, 生態甚至發展性....有深入先研究過嗎? 還是要找到工作進去試了才知道?
找到好的舞台, 除了運氣, 九成的責任也是在自己的準備.
我弟在本土公司歷練四年後,今年也推他一起來轉戰國際型外商公司了, 相信我, 對於這個
職位的調查, 我們做的準備絶對遠多於她們公司對我弟的調查, 這就是差異.
若去找不需要你的專長的老闆, 當然不會有人買單, 如果你的專長真有市場,定價也合理,
自已也不畫地自限, 相信可以找到合適的買主, 嫌投履歷太慢, 可以主動連絡獵人頭公司.
我不會對拿22k的新鮮人落井下石, 希望他們能縮短摸索煎熬的時間找到自己的快車道擺脫困境,
但是我會選擇向拿220k+的人學習, 他們在運氣之外到底作對了那些事? 我又該進步那些?
平凡的人太多, 他們尚無法提供成功的經驗, 在工作上, 不會是我參考的對象. 但在生活上
他們可能是有趣的夥伴, 怎麼樣在不同面向去選擇良師益友, 那就是自己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