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Member
|
這個要分為兩部份
在die的部份:
AMD的多核心,CPU鐵蓋下面只有一個die,包含1∼4個核心
INTEL則是兩者混用,CPU鐵蓋下面有一個或兩個die,可以區分為
單核心:一個單核心die
雙核心:兩個單核心die作1+1
雙核心:一個雙核心die
四核心:兩個雙核心die作2+2
四核心:一個四核心die
理論上,單一die的設計,各個核心之間的傳輸不需要佔用北橋頻寬,效率比較好
INTEL比較偷吃步,總是先以「1+1或2+2」的產品打市場,而且一樣貴.....
另一個對於「原生」的定義,在於CPU是否為「獨立、完整」的零件
AMD的從754、939單核心開始,逐步把北橋內建到CPU裡
現在的AMD主機板都已經沒有北橋,只要CPU腳位不變,主機板對新CPU的支援彈性很大
而INTEL一直到 i7,才開始這麼作(這表示AMD的理論是正確的,所以INTEL也跟進??)
記得前一陣子在版上有看到INTEL、AMD交換授權的文章(自2001年起交換專利授權)
INTEL i7 整合北橋的部份技術,就是由AMD授權而來的
INEL QPI: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啟用NUMA架構,用network彼此溝通及存取資料(20 +1 clk bit)
AMD HT:內建記憶體控制器,以 packet-oriented、double data rate 架構作 multiprocessors or IO 連接 (32 b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