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hilosoma
從現實面講…
1.
DELL本來在台灣的主要客戶層就不是零售市場,這次就算真的完全不認帳,短時間不會有實質的影響才是。但是所謂「商譽」的損失很難估算,現在這些不滿的消費者會不會日後在某些DELL的大案子造成負面影響,這個誰也說不準。有可能發生或不發生,如果我是DELL高層的話,這一塊會考慮,不過優先程度相對低。
|
老實說,Dell的台灣商譽有意義嗎?Dell在台灣幾乎只(能)做企業/標案市場,零售市場的可見度如此之低,Dell在台灣零售市場一年賺得錢還未必夠賠這筆;如果我是決策者,頂多做個公開聲明表達抱歉遺憾,每個人發放500禮券x購買數量發,禮卷限用單一數量採購 ... 至於你講的大案子影響,老實說我相信可以決定數百萬甚至數億標案的人,他不會自己上網刷螢幕,他要買螢幕搞不好廠商直接送上門給他試用也 ...
至於國外聲譽,也不用擔心,Dell在美國發生過類似的事情N次了,幾乎都是拒絕出貨,要傷害也早就傷害了,不差台灣一次